云南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探析
生态文明建设,生态文明
中图分类号:F205摘
要
文章编号:1672-7894(2011)20-0200-02
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生态文明“四个文明”一起抓,才文明、
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。
文献标识码:A
文章从洱源县特殊的地理位置———地处洱海源头
入手,阐述了洱源保护环境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,分析了洱源县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关键词生态文明存在问题措施
2当前洱源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
1)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少。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,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。现行税制中目前只有少量的税收措施零
消费税等税种中。针对生态环保的主体散地存在于增值税、
税种不到位,相关的税收措施也比较少。另外,生态补偿收费缺少科学依据,标准偏低,难以刺激开发者珍惜生态资源,保护生态环境。
2)补偿主体单一,纵向补偿为主,缺乏生态横向转移补偿机制。目前洱源县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是纵向转移支付占主导地位,即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为主。同时,从洱海流域来看,生态服务的提供者大多集中在洱源,而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大多集中在大理,生态服务提供者和受益者在地理范围上的不对应,导致生态服务提供者无法得到
“少数人负担,多数人受益”、“上游地区负合理补偿,形成
担,下游地区受益”、“贫困地区负担,富裕地区受益”的不合理局面。区域之间、流域上下游之间、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微乎其微。
3)生态补偿体制部门色彩强烈,补偿管理部门多元化。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分别涉及林业、农业、水利、国土、环保等部门,这些部门主导着生态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,生态补
“部门主导”的补偿。偿实际上成为
4)以“项目工程”为主的补偿方式缺乏稳定性。以“项目方式进行生态补偿,便于操作,然而容易导致生态政工程”
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。像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、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政策大多是以项目、工程、计划的方式组织实施,而且有明确的时限,政策缺乏可持续性,给实施效果带来较大的变数和风险。
DemonstrationCountiesinYunnanEryuan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//HuangXuemin,YangZong,YangYing
AbstractThispaperErYuanXianspecialgeographicalposition-islocatedintheerhailake,expoundsthesourceofErsourcetoprotecttheenvironmentandcarryoutthenecessityof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,analyzes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demonstrationErYuanXianexistingdifficultiesandproblems.
Keywordsecological;civilizationproblems;measures
Author'saddressYunnanDaliPrefectureCommitteePartySchool,671000,Dali,Yunnan,China
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、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之后,人类正在建立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。它是人类面对全球化的生态危机,反思发展所付出的沉重资源环境代价后,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可持续发展不懈追求的成果,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,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体现。洱源是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试点县之一,是目前为止云南省唯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试点县,也是州委、州政府确定的全州唯一的生态文明试点县。
1洱源县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
建设生态文明,不论对实现以人为本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1)实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,是打造洱源县、大理州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。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。独特的苍洱风光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环境质量,是大理具有唯一性的独特优势。只有坚持生态优先,大力加强洱海源头的生态建设,保护治理好洱海,才能更好地保护大理的这一独特优势,不断提升大理的核心竞争力。
2)实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,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。建设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,加快生态经济发展步伐,积极探索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、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,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,同时,也能为全州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、提供示范。
3)实施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。没有生态和谐,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。实施洱源生态文明试点县建设,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等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是全州构建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,只有物质200
3洱源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的模式探讨
3.1申报自然保护区
云南省在滇西北建立起3个国家级、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9个国家级、省级风景名胜区。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加入“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网络”,碧塔海、那帕海和拉市海列入“国际重要湿地名录”,“三江并流保护区”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,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保护与开发结合的香格里拉普达措“国家公园”模式。这些为洱源申报和建设自然保护区提供了有力的借鉴依据。洱源在申报自然保护区的同时,可以按照国家公园的经营管理的模式,将按其资源特性与土地利用形态划分不同管理分区,以不同措施达成保护与利用功能。2008年6月,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,同意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,“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,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”。申报成功后,保护区的基本建设费、人员工资和保护管理事业费,科研费、科普教育费,可以得到各级政府一定的财政扶持,还可得到各类
你可能喜欢
- 生态文明建设
- 镇生态文明建设
- 论文生态文明建设
- 国生态文明建设
- 生态文明建设征文
-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误区及其应对措施探析3页
- 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路径选择7页
-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主要对策6页
- 生态文明建设在“五位一体”中的特殊功能3页
- 气象灾害的人类学研究途径——兼论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内涵6页
- 论_和谐大连_的生态文明建设3页
- 全力打造文明生态镇1页
- xx镇生态文明镇建设情况汇报3页
- ×××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10页
-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总结7页
- 唐镇:打造人文生态2页
- 白云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19页
-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7页
-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形势280页
- 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2页
- 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方案4页
-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校本23页
-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指标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