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省栾川县上房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_徐兆文
地质与勘探第36卷 第1期Vol.36 No.1
GEOLOGYANDPROSPECTING2000年1月January,2000
河南省栾川县上房斑岩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
徐兆文,陆现彩,杨荣勇,解晓军,任启江
(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,南京 210093)
[摘 要]上房斑岩钼矿床与燕山期花岗斑岩有关。成矿流体研究表明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00℃~383℃之间,成矿阶段温度为240℃~330℃;成矿流体盐度介于28.61wt%~36wt%NaCl之间,成矿阶段盐度为30.51wt%~34wt%NaCl;成矿流体中富Na、F而贫K、Cl。氢、氧同位素研究表明δ,D为-90.50‰~-41.00‰δ,18O为9.45‰~13.04‰;稳定同位素值表明上房钼矿成矿物质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,晚期有大量雨水注入。
[关键词]斑岩钼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成因 河南省栾川
[中图分类号]P595,P618.65,P611 [文献标识码]A [文章编号]0495-5331(2000)01-0014-03
上房斑岩钼矿床属于夕卡岩—斑岩型钼矿床,位于华北地台南缘,黑沟—栾川断裂北侧,南邻北秦岭造山带。
30.55×10-6~100×10-6,LREE>HREEδ,Eu=0.43
~0.93,均值为0.66,属于轻稀土富集、Eu中度亏损
型岩类[3,4]。(87Sr/86Sr)i初始]
[1。
1 矿区地质
(Pt33-1),岩;煤窑沟组(Pt4二云母3-1、石英片岩。NWW、NNE和NE向。火成岩为加里东期变辉长岩和燕山期同熔型花岗斑岩(图1)[1,2]。
2 与矿化有关岩体特征
2.1 矿化岩体地质特征
图1 上房斑岩钼矿床地质略图
(据河南地调一队改制)Pt3南泥湖组;Pt4煤窑沟组;3-1—3-1—
1—变辉长岩;2—花岗斑岩;3—花岗岩脉;4—断层
与钼矿化有关的火成岩为上房花岗斑岩,出露于矿区中部。岩体呈岩筒状,地表长500m,宽100m,岩体上小下大。岩体侵位于上元古界栾川群煤
窑沟组(Pt43-1)白云石大理岩和长英质岩石中。岩石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、石英、黑云母;副矿物主要为磁铁矿、锆石、黄铁矿、辉钼矿、白钨矿等。以富磁铁矿、锆石和黄铁矿为特征。岩体顶部发育有典型的钾长石—石英条纹岩,并伴有晚期石英核。2.2 矿化岩体地球化学特征
3 矿床地质特征
3.1 矿体规模与产状
上房岩体属于碱—钙碱系列岩类,岩石以富碱为特征,SiO2含量超过70%,K2O+Na2O=8.28wt%~8.81wt%,K2O/Na2O=2.6~2.93,岩石化学计算结果表明DI值较高,SI值偏低;Mo、W、Ba含量较高,而Cu、Pb、Zn、Ti、V、Ni、Mn、Sr、Zr偏低;∑REE=
上房矿区共有矿体62个,但规模较大的只有一
个,约占总储量的99.7%。矿体沿SWW—NEE向展布,矿体长约800m~900m,宽约400m~700m左右。矿体以花岗斑岩为中心,沿内外接触带分布,岩体上部矿化范围小,岩体下部中心为一无矿核心(或弱矿化),核心两侧厚度不等,整个矿体为一向南倾斜的,不对称的空心倒杯筒状体。3.2 矿石类型、结构构造、矿物组合 矿石类型为夕卡岩型、斑岩型。矿石结构为粒
[收稿日期]1998-10-21;[修定日期]1999-3-09;[责任编辑]张启芳
[基金项目]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编号:49070101)和南京大学内生金属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。
14